欢迎您,|[退出]

投融学院

college

股权投资在资产配置中不可替代
近年资管行业监管加强,政策频出。在资管新规落地前夕,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资产配置策略也正在调整,股权投资成为重要转型方向之一。数据显示,股权投资在部分财富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总规模中已占比30%-40%。股权投资获取企业创造的原始价值2014年起随着中国新科技行业崛起,PE快速发展,财富管理机构加快布局。股权投资在国外资产配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系统研究了国外主流机构、基金会和高净值家族的资产配置,发现PE资产配比大多在20%-30%,超出预期,而且PE资产是拉高机构和个人投资回报的最核心因素。因为PE投资的回报来源于企业创造的原始价值,它以牺牲流动性的方式,获取企业价值增长的超常规回报,头部GP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能超过20%,所以我们希望在避免投机的前提下,加大引导高净值个人配置PE基金。股权投资主要关注哪些行业领域?关注“一横一纵”,“横”指跟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消费、大健康、大文化等领域;“纵”指跟新科技相关的“ABCD”,A是AI(人工智能),B是Blockchain(区块链),C是Cloud(云技术),D是Data(大数据)。对于这些领域的交叉点我们特别关注,比如新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它们能改造行业,爆发力强。投资逻辑是什么?在投资逻辑上,做的是财富管理,寻找优秀的管理团队,通过它们去投资最好的项目,通过母基金的方式分散风险。在决定与一家GP合作之前,我们会做详细的尽调,深刻了解管理团队的投资理念、投资方式、风险控制、投决流程等,以科学的方法挑选出优秀的管理人。未来将为科技创新加油助力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北京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MBA, CPA杨文斌认为:非常看好,我认为PE行业的发展与国运连在一起,如果看好这个新时代,很大程度上就应该看好股权投资。一个国家未来要想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是新技术。过去15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中国PE的成长史。PE行业发展得好,意味着市场可以把更多闲置资金通过优秀的管理机构,投入到最好的企业。这样投资人获得回报,优秀企业获得资金,是一个正向循环。国家近几年相继出台鼓励政策,大力支持股权投资发展。现在金融严监管主要在于降杠杆、脱虚向实,而PE就是投向实体经济。在中国金融领域,公募行业无论在人才、业绩、透明度、自律等方面都是最好的,我认为中国现在不缺好的基金公司,但缺负责任的财富管理公司。中国投资者的基础理财知识和技能极度缺乏,所以二级市场才会有不断地追涨杀跌。就投资而言,选择产品是次要的,树立正确的资产配置理念更加重要。我们现在在做很多基础性工作,希望从源头上对投资人进行资产配置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建立系统化的财富管理体系。从2016年到现在,股权投资行业的监管政策不断出台,至今,整个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一法、两规、七办法、二指引、多公告。除了严监管之外,股权投资领域也获得了政府的认可,政府对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一向持有肯定的态度。回顾过去五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格局已发生深刻改变。面对全球经济增速减缓、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再平衡的复杂局面,我国股权投资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也经历起起伏伏,VC/PE机构经过大浪淘沙后如今也发展的更加成熟,募资策略、投资策略、退出策略都在发生一定的转变。现如今股权投资市场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新投资机遇也应运而生。
2018 09-29
详细
资产配置与私募基金的关联
最近收到不少投资者询问“资产配置与私募基金的关联”的相关问题,“私募基金”想必大家都深有了解,更何况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投资种类;说到“资产配置”,大家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房产、保险,那到底什么是资产配置呢?资产配置主要是一种投资策略,一般来说,它是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通过定义并选择各种资产类别、评估资产类别的历史和未来表现,来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资产种类和具体投资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标是基于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追求更优的投资收益-风险情况,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更高的回报和更低的风险。简单一句话就是通过将自己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来保证用最少的风险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那么,下面先给大家谈谈做好资产配置对个人创富、守富到底有多重要?2018如何看准方向才能做好资产配置?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① 90%的失败投资因为没有做资产配置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次通过分析近30年来美国各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最终结果的大量案例数据发现:在所有参与投资的人群里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资失败而告出局,而能够幸运存留下来的投资成功者仅有10%!而这10%的人就是做了资产配置。而且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投资收益中的85%-95%是来自资产配置,受证券选择、时机选择等因素影响比较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资产配置分散了投资风险,减少了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使资产组合的收益趋于稳定,不会出现一损俱损的情况,比如你100万,50万投资股票,40万投资房产,剩下的放在货币基金,假设你遇上了股灾,股票损失30万,但是房价一直在上扬,就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弥补你在股票上的亏损。②抵抗人生财富周期我们一生会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同时各个阶段收入和支出的特点也不同,相应的理财需求也不一样,而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够帮我们实现理财需求。③跑赢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影响正悄悄地渗透我们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房产,小到柴米油盐,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革命”,钱的购买力在下降!所以要跑赢通胀单一的存款是做不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做资产配置,合理搭配其他理财产品。看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资产配置的金字塔顶端是什么?那就是私募基金!资产配置的黄金三原则,第一个是跨地域国别配置,第二个跨资产类别配置,第三个是以FOF的方式超配另类资产。其中,私募类产品一直是专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资产配置当中要有私募?当社会处于工业时代,富豪们的资产大部分是以资源为主,谁有资源、谁有石油、谁有银行就掌握了财富的源头,所以这一时期的富豪都是资源性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富豪资产中最大的占比是金融,占到25%左右,这里面就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资产。在当下,财富增长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钱生钱。私募投资已经成为高净值人士的标配。私募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增长的方式,在资产配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私募基金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2018如何做好资产配置?对于2018年经济,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2018年经济增速可能比2017年略低一点,但是总体应该还是在6.5%以上的水平。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2017年GDP增速6.9%,实现了七年来的首次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PPI由2016年的下降1.4%转为2017年的上涨6.3%,结束了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下降态势。同时,资产全球配置也应该成为一种选择。资产配置应该是全球化的,也应该包含不同市场,不同交易品种和交易手段的配置。当前尽管机构全球化配置有所限制,但是全球配置应该是未来的方向。展望2018年,人工智能、互联网+工业、5G、工业模式的创新、泛娱乐和消费升级等都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市场投资热点,也有望涌现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说到这里,顺便给大家谈谈怎么选择私募基金投资,因为最近市场上的“踩雷违约”事件致不少投资者血本无归。如果你有打算配置的话,希望能够看看。如何选择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相较于公募基金、债券等投资门槛较高,信息披露较少,同时私募基金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基金管理人水平也直接决定了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慎重挑选私募基金。一、是否向特定的合格投资募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私募投资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应向合格投资者募集。二、是否违规承诺收益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私募本身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的本质就是投资者风险自担,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名为投资实为借贷,当然不是合法的私募形式,而在无任何内部控制及外部监控下,汇集众多人员的款项从事借贷,更是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三、是否超过投资者人数限制在人数限定方面,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最多不得超过200人,以有限公司和合伙制形式设立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50人。需要提示的是,以合伙企业、契约等非法人形式,通过汇集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应当穿透核查最终投资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并合并计算投资者人数。如果私募基金人数超出上述规定,则涉嫌非法集资。四、是否通过登记、备案虽然设立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和发行私募基金不设行政审批,基金业协会也多次强调,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办理登记备案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近年来,证监会、基金业协会等联合起来,加大打击非法集资及其他私募违规的力度,整个私募市场的乱象得到了一定控制。未通过甚至未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私募基金备案,使得基金管理人及基金产品处于监管之外,从形式上即不符合相关监管规定,极有可能涉及非法集资。来源:和讯网、一起学私募
2018 08-14
详细
投资札记:安全边际与资产配置
随着岁月的流逝及投资经验的积累我的投资哲学基本成型,这不是简单模仿的结果、而是理论学习与投资实践共振的结果,虽然未来我还会不断修正自己的投资哲学但基本结构或核心要素不会改变而只能是不断强化。我的投资体系有两个核心要素:安全边际与资产配置。1、安全边际:解决价格与价值、风险与回报的匹配问题,解决目标选择与投资时机的问题;2、资产配置:解决如果实现投资过程的问题、解决如果将安全边际转换为投资收益的问题。我的投资策略以此为基础而展开,早期深受格兰姆与巴菲特的影响对安全边际研究较多、近期则受卡拉曼与史云生的影响在资产配置方面有一些研究,再加上这么多年持续的投资实践,我不能说自己就此悟到了投资正道、但至少找到了适应自我的投资之道。这里记录一些自己的投资思考: A、资产配置的实践总结2007年我逐步而彻底的脱离了沸腾的A股市场,这就是一次大规模的资产再配置:将投资组合中的股票资产转换为现金资产,这让我基本避免了2008年金融崩溃的伤害、保住了之前多年的投资成果,这让我深刻感受到有效的资产配置(或投资组合的动态管理)是防范风险特别是极端风险的可靠手段。那么何为“有效”的资产配置呢?为了理清楚这个问题我重新回顾了巴菲特的投资历程,现在可以澄清或明确一个说法:与其说巴菲特是股票投资大师不如说是资产配置大师: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萨维王国就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投资组合,巴菲特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这个投资组合中的各类资产进行动态配置,而股票在这个大组合中的投资比例是动态变化的、有时甚至还不是主要的资产部位。而更早期合伙时代的巴菲特在资产配置上更是思路清晰的将目标资产明确分为三类:1、低估类资产(Generals)2、套利类资产(Workouts)3、控制类资产(Controls)巴菲特将资金在这三类资产上进行分配,在这三类资产中“低估类资产”与市场变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套利类资产与控制类资产”与市场变动基本绝缘,巴菲特战胜市场的真正法宝是在投资组合中配置了大量与市场变化绝缘的资产(合伙时代的巴菲特基本上是不配置现金资产的,因为那个时候好机会比资金多,而且在安全性较高的套利类投资中巴菲特还曾持续进行过融资操作)。资金在这三类资产上的分配比例对投资业绩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巴菲特对资金的分配事先有一定的计划,但总的来说,实际的资金分配是非常随机的、主要取决于投资机会出现的时间、巴菲特的资金在这三类资产中的配置比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投资机会存在的几率。卡拉曼配置的目标资产也是非常明确的,与早期合伙时代的巴菲特有类似的地方,但资产类别比那个时代要更广泛一些:1:低估类资产2:有催化剂的低估类资产(与巴菲特的套利类资产有相似性)3:不动产4:避险类的对冲资产5:防备通胀类的资产(这类资产卡拉曼曾经提及,但具体内涵不详)6:现金类资产卡拉曼最喜欢或最擅长配置的资产是“有催化剂的低估类资产”。其中即有股票也有优先级债券,而且在资产配置上卡拉曼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比如现金类资产的配置有时只有几个百分点而有时会占到投资组合的50%以上。巴菲特与卡拉曼的区别是很有意思的:卡拉曼基本不配置控制类资产,这也许不是卡拉曼的兴趣与能力之所在,而目前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萨维王国主要是以控制类资产为核心的控股集团,就此而言我个人认为卡拉曼成为巴菲特的接班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双方的核心能力圈基本没有交集的部分。大卫·史云生是耶鲁大学基金首席投资官1985年加入基金后20年中基金每年回报率达16%以上,史云生认为应配置的核心资产包括股票、公债、不动产:1:股票:创造投资报酬的资产2:公债:分散投资风险的资产3:不动产:介于股票与公债之间的混合物,使投资人能够以较低的代价保护资产对抗通货膨胀史云生更重要的一个观点是“组合再平衡”,他建议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设定各类资产的分配比例,根据各类资产的变化不定期调整各类资产到原来设定的比例从而实现“组合再平衡”。恢复组合平衡的行为与正常的认知大异其趣:在正常的市场状况下有系统地恢复平衡表示减码赢家而加码输家;在正常的市场状况下恢复平衡仅仅需要一些毅力可是碰到市场异常波动时要恢复组合的平衡就需要极大的勇气。虽然采取恢复平衡操作可能会带来额外的红利,但是它真正的用意在于坚守长期投资政策的目标,这样的做法可以使投资组合维持在预期可接受的风险水准内,而这种创造获利兼顾风险控管的做法确实是一种无懈可击的配套措施。我接受史云生“组合再平衡”的观点,但不赞同这种数量化的“组合再平衡”而应是进行“风险-回报匹配”评估后的“组合再平衡”,我认为应该根据对投资机会的分析评估进行“动态的组合再平衡”:比如对低估类投资不是维持某个比例的投资、而是应该在低估类资产再被低估的时候增加此类投资的比例。其实投资大师格兰姆很早就提出了资产配置的策略,他建议在股票与债券之间保持25%-75%的宽泛区域,并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应对操作,我在投资实践中能够做到不满仓也不空仓但具体比例未做设定,不过我还是准备进入“25%-75%”俱乐部以保持自己的中庸操作策略不至落空。现在再回到我的投资实践:2007年末-2008年末在小幅增持部分股票的情况下现金资产比例仍然高达85%左右,当初已调整好心态准备迎接一个长期熊市的来临、所以并无计划匆匆挥霍自己的子弹,在通胀预期的背景下当出现商业地产的投资机会时我当即决定进行投资,而且投资比例也刚好与投资组合的资产总额相匹配(当时的比例占到30%左右),当时资产配置的策略是---“股市下跌就持续补仓或分红再投资、股市上涨就进行IPO套利、原有投资不减仓、商业地产提供持续的现金流入进行再投资”---这本来是个“自认为”很完整的策略,但出现两个意外:一是2009年的股市上涨幅度惊人让这个策略显得太过保守;二是商业地产直到现在仍未完成交割、期望的现金流入没有实现。当然我2010年的策略与2009年基本相同,但效果比2009年要好些,在下跌市或平衡市我有足够的信心战胜市场,目前对我最大的考验是在牛市中如何跟上市场的节奏不至被拉开太大差距。我对未来的资产配置这里还是做个大致的计划:1、商业地产:15%-30%2、债券:0-20%3、股票(含可转债、基金):25%-70%4、现金(或套利):10%-60%我赞同上面巴菲特的观点:虽然对资金的分配事先有一定的计划,但总的来说,实际的资金分配是非常随机的、主要取决于投资机会出现的时间。那么何为“有效”的资产配置呢?这个问题其实无解,不过综合上面几位大师的观点也许可以暂时给个我认同的说法:在对市场机会的持续关注下、在经过“价格与价值、风险与回报的匹配”评估后进行的“动态的组合再平衡”或许就是“有效”的资产配置。B、价值实现价值投资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用“0.4X的价格”买入“X的价值”,当价格与价值相匹配的时候价格从0.4X变动到0.8X或X时,价值投资者获利退出。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行为过程其实细细分析并不简单:1、首先判断“X的价值”本身就是一件太过复杂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对同一项资产请10位专家来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10个不同的X,这里涉及的估值问题本身就相当难以把握、没有所谓的标准方法与标准答案,价值投资者需要在资产池中反复打捞反复过滤、需要对基本面的长期关注与研究、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与一定的悟性,就算如此对价值的判断也只能是在某个比较宽泛的区间(按巴菲特的说法就是模糊的精确),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X本身也是一个变量需要随时进行修正,现在我坚决反对“投资很简单”的观点。正是为对冲估值的风险格兰姆最早提出的安全边际才成为一个伟大的概念并成为价值投资学派的奠基石:价值投资者首先在估值上采取保守的态度、然后在这个保守估值的基础上寻求尽可能大的安全边际。2、这里我重点探讨的是在假设估值基本正确而且又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价值的问题。购买到低估品种通俗的说法就是捡到了便宜货,但东西便宜并不意味着它的价格不会进一步下跌,在牛市中这类股票有可能成为表现较好的投资、但在熊市或震荡市中这类股票也是很脆弱的;再者价值回归的方式与时间周期(时间成本)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在等待价值回归的过程中价值本身也在发生持续变化,价值低估是一回事、而价值如何回归或何时回归则是另一回事,通过对价值投资前辈的实践分析价值实现有两种方式:被动方式与主动方式。a、被动方式:把价值实现交给市场、价值最终决定价格是市场有效的表达方式,但市场总在有效与无效之间徘徊,这种方式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价值投资者必须要面对这样的困局:0.4X也有可能变成0.2X,我认为在这类困局中有三种应对之策:(1)在坚持保守估值的基础上,提升安全边际的标准;(2)在低估过程中结合有效的资金管理策略在更低的价位积累更多的仓位,有效摊低持股成本,这种策略让“低估后的再低估”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3)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影响公司管理层或公司营运方式,将被低估的潜在价值即时释放出来并完成价值的回归。b、主动方式:这类方式往往以某些特殊事件的形式体现,比如合并、清算、重组、分拆等等,这类价值实现的方式就是所谓的“价值套利”或“有催化剂的低估类投资”,其实巴菲特的控制类投资也可以归入此类:这是主动性价值实现的最高形式。在这里我要再赞巴菲特:他不仅是资产配置的大师也是价值实现的大师,巴菲特师从格兰姆学到的是两个核心策略:一个是安全边际另一个就是价值实现(格兰姆在早期的投资历程中就有很多通过主动介入方式实现价值回归的经典案例)。巴菲特在“主动式”、“被动式”及“变被动式为主动式”三类价值实现的领域都堪称大师、这与巴菲特在这三类资产上的灵活配置相匹配并创造出长期持续的高回报。这里记录下当时巴菲特本人的观点:“如果我们买入低估类资产的价格长期在低点徘徊我们就会考虑买入更多股份,这样低估类投资就可能演变为控制类投资;但如果低估类资产的价格在购入几年内迅速攀升我们则会考虑在高点获利了解完成一次漂亮的低估类投资。”---巴菲特不仅在资产配置上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而且在价值实现方式上也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现在我认为这才是巴菲特策略的真正核心。这种投资的灵活性贯穿巴菲特的投资历程,最新的经典案例是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崩溃后真正大手笔的投资是可转换债券,巴菲特把资金在固定收益类资产与股权类资产间进行灵活配置而且拥有完全的主动权。在价值实现上另一个值得学习的楷模是卡拉曼,在对低估类资产的投资上卡拉曼其实是慎之又慎的,在可以选择的条件下卡拉曼更宁愿进行价值套利或有催化剂的低估类投资(所谓的催化剂就是主动式价值实现的要素),这与卡拉曼坚持“持续正绝对收益”的策略取向是一致,或者说正是坚持以主动式价值实现为主的策略才保证了卡拉曼绝对收益的目标能够基本实现。上面介绍过卡拉曼最喜欢或最擅长配置的资产是有催化剂的低估类资产其中即有股票也有优先级债券,在这个领域里卡拉曼是其中破产问题的专家,其实原因很简单破产清算本身就是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就是最有效的催化剂之一。这里又要回到中国证劵市场的实践上来,对一般中小投资人而言很多主动式价值实现的方式在中国目前没有可行性:中国证劵市场可交易的品种还不多很多国外常规的套利品种基本没有或非常罕见、市场化程度不够(这20年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破产公司基本没有)、内幕消息与内幕操作盛行、短期主义与忽悠文化喧嚣等等,一般中小投资人的价值实现方式只能以被动式的市场波动来实现,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还是上面探讨的资金管理策略,这让我们在被动式价值实现的困局中仍然可以具有一定的主动能力。 C、现金管理一直就想写篇关于现金的文章,但一直也沉不下心情来写,这里借年终总结的机会记录一些相关思考(我的现金观深受卡拉曼的影响,这里记录下的不少观点来源于卡拉曼)。首先要明确这里所指的现金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现钱、活期储蓄、货币基金或短期国债(我直到目前还将IPO的套利部位也视为现金资产)。现金类资产是投资组合中最易被忽视、也最易被蔑视的资产类别,它在资产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被普遍低估。在目前这个短期主义盛行、资产泡沫化的世界里,持有较低收益率的现金被认为是闲置资金的无能表现,特别是在目前通胀恶化的背景下现金有时甚至被等同于不良资产;对证劵市场的参与者而言持有现金异常艰难: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如果持有高比例的现金那么等于在证劵市场上无所作为;对资产管理者而言客户支付高昂的管理费可不是让你持有现金的,现金是被全球投资者一致蔑视的投资选择,大部分投资者在市场下跌时持有现金尚且是难以容忍、在市场上涨的时候持有现金更是考虑都不会考虑的策略。这里明确提出现金管理的目标是决定什么时候该持有现金或多大比例的现金、什么时候该把现金或多大比例的现金用于投资,现金管理其实是对投资组合进行持续的风险-回报评估后资产再配置时最重要手段之一。我非常认同卡拉曼的观点(巴菲特也有类似观点):持有现金是什么都不做直至极富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出现的安全投资之道(什么都不做意味着寻找潜在的投资并排除掉那些不满足你标准的投资)。现金提供虽然很有限但是正的收益率、本金的彻底安全以及完全即时的流动性,在没有更好投资选择的情况下微小的正回报率而且几乎不存在风险的现金并不是一个很糟糕的投资对象,这里再罗列出持有一定比例现金的其它妙处:1、只有持有现金才具备再投资的能力、才不会让自己处于不能抓住机会的境地;2、在下跌的时候缓冲损失;3、在别人没有弹药的时候出手捡便宜货。我对现金资产大唱赞歌主要是感觉大众对现金的误解太多而我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对现金管理的某些理解,但自己也不能走入另一个极端而不能自拔,组合中配置大量的现金类资产虽然有抗暴跌的能力但也是抗上涨的阻力,长期持有高比例的现金资产会产生相当大的机会成本:不仅会错过当前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而且期待的更好机会可能不会出现或出现的太迟等等,在资金管理上2008年-2010年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得有失。未来我自己在现金管理上还是趋向于中庸策略并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大的灵活性。2009-2010年度现金资产主要进行IPO申购,总体收益状态不错而且风险很低确实是现金类资产很好的替代方式,这有效降低了我持有高比例现金的成本,但未来不可预期:2011年的IPO会如何呢?一旦IPO的收益率降低或消失会对我的现金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本公众号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并删除。
2018 08-03
详细
资产配置与私募基金的最佳关联性
最近收到不少投资者询问“资产配置与私募基金的关联”的相关问题,“私募基金”想必大家都深有了解,更何况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投资种类;说到“资产配置”,大家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房产、保险,那到底什么是资产配置呢?资产配置主要是一种投资策略,一般来说,它是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通过定义并选择各种资产类别、评估资产类别的历史和未来表现,来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资产种类和具体投资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标是基于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追求更优的投资收益-风险情况,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更高的回报和更低的风险。简单一句话就是通过将自己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来保证用最少的风险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那么,下面先给大家谈谈做好资产配置对个人创富、守富到底有多重要?2018如何看准方向才能做好资产配置?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① 90%的失败投资因为没有做资产配置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次通过分析近30年来美国各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最终结果的大量案例数据发现:在所有参与投资的人群里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资失败而告出局,而能够幸运存留下来的投资成功者仅有10%!而这10%的人就是做了资产配置。而且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投资收益中的85%-95%是来自资产配置,受证券选择、时机选择等因素影响比较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资产配置分散了投资风险,减少了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使资产组合的收益趋于稳定,不会出现一损俱损的情况,比如你100万,50万投资股票,40万投资房产,剩下的放在货币基金,假设你遇上了股灾,股票损失30万,但是房价一直在上扬,就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弥补你在股票上的亏损。②抵抗人生财富周期我们一生会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同时各个阶段收入和支出的特点也不同,相应的理财需求也不一样,而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够帮我们实现理财需求。③跑赢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影响正悄悄地渗透我们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房产,小到柴米油盐,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革命”,钱的购买力在下降!所以要跑赢通胀单一的存款是做不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做资产配置,合理搭配其他理财产品。看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资产配置的金字塔顶端是什么?那就是私募基金!资产配置的黄金三原则,第一个是跨地域国别配置,第二个跨资产类别配置,第三个是以FOF的方式超配另类资产。其中,私募类产品一直是专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资产配置当中要有私募?当社会处于工业时代,富豪们的资产大部分是以资源为主,谁有资源、谁有石油、谁有银行就掌握了财富的源头,所以这一时期的富豪都是资源性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富豪资产中最大的占比是金融,占到25%左右,这里面就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资产。在当下,财富增长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钱生钱。私募投资已经成为高净值人士的标配。私募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增长的方式,在资产配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私募基金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2018如何做好资产配置?对于2018年经济,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2018年经济增速可能比2017年略低一点,但是总体应该还是在6.5%以上的水平。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2017年GDP增速6.9%,实现了七年来的首次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PPI由2016年的下降1.4%转为2017年的上涨6.3%,结束了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下降态势。同时,资产全球配置也应该成为一种选择。资产配置应该是全球化的,也应该包含不同市场,不同交易品种和交易手段的配置。当前尽管机构全球化配置有所限制,但是全球配置应该是未来的方向。展望2018年,人工智能、互联网+工业、5G、工业模式的创新、泛娱乐和消费升级等都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市场投资热点,也有望涌现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说到这里,顺便给大家谈谈怎么选择私募基金投资,因为最近市场上的“踩雷违约”事件致不少投资者血本无归。如果你有打算配置的话,希望能够看看。如何选择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相较于公募基金、债券等投资门槛较高,信息披露较少,同时私募基金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基金管理人水平也直接决定了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慎重挑选私募基金。一、是否向特定的合格投资募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私募投资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应向合格投资者募集。二、是否违规承诺收益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私募本身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的本质就是投资者风险自担,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名为投资实为借贷,当然不是合法的私募形式,而在无任何内部控制及外部监控下,汇集众多人员的款项从事借贷,更是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三、是否超过投资者人数限制在人数限定方面,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最多不得超过200人,以有限公司和合伙制形式设立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50人。需要提示的是,以合伙企业、契约等非法人形式,通过汇集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应当穿透核查最终投资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并合并计算投资者人数。如果私募基金人数超出上述规定,则涉嫌非法集资。四、是否通过登记、备案虽然设立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和发行私募基金不设行政审批,基金业协会也多次强调,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办理登记备案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近年来,证监会、基金业协会等联合起来,加大打击非法集资及其他私募违规的力度,整个私募市场的乱象得到了一定控制。未通过甚至未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私募基金备案,使得基金管理人及基金产品处于监管之外,从形式上即不符合相关监管规定,极有可能涉及非法集资。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部分文章转载前未联系到作者,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018 06-12
详细
资产配置中为什么一定要有股权投资,看看就知道了!
今,人人都在说资产配置,那什么是资产配置?做好资产配置对个人创富、守富到底有多重要?2018如何看准方向才能做好资产配置?就是我们本篇文章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1资产配置:用最少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资产配置主要是一种投资策略,一般来说,它是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通过定义并选择各种资产类别、评估资产类别的历史和未来表现,来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资产种类和具体投资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标是基于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追求更优的投资收益-风险情况,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更高的回报和更低的风险。简单一句话就是通过将自己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来保证用最少的风险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2除非你能确定自己永远是对的否则就该做资产配置老债王John Templeton说:“除非你能确定自己永远是对的,不然就该做资产配置。”美国人70%多的资产配置在多元化金融资产,我们一向认为超级保守“固执”的德国人的储蓄率大约9%-10%;我们认为几乎不投资的日本人的储蓄率为个位数;美国人更是极低,即便最高的北欧人储蓄率也只有10%多。然而,中国人的储蓄水平比这高不止一倍。多家机构调查,大部分的投资者希望寻找到适合他们的资产配置,以获得又稳又多的收益。现代投资方法论研究大师RogerIbbotson说:“长期来看,投资者91.5%的收益来自资产配置。”资产配置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我们需要用资产配置的方法帮自己或者投资者赚钱。3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1)90%的失败投资因为没有做资产配置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次通过分析近30年来美国各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最终结果的大量案例数据发现:在所有参与投资的人群里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资失败而告出局,而能够幸运存留下来的投资成功者仅有10%!而这10%的人就是做了资产配置。而且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投资收益中的85%-95%是来自资产配置,受证券选择、时机选择等因素影响比较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资产配置分散了投资风险,减少了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使资产组合的收益趋于稳定,不会出现一损俱损的情况,比如你100万,50万投资股票,40万投资房产,剩下的放在货币基金,假设你遇见了15年6月的股灾,股票损失30万,但是房价一直在上扬,就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弥补你在股票上的亏损。(2)抵抗人生财富周期我们一生会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同时各个阶段收入和支出的特点也不同,相应的理财需求也不一样,而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够帮我们实现理财需求。(3)跑赢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影响正悄悄地渗透我们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房产,小到柴米油盐,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革命”,通货膨胀也使钱越来越不值钱!银行的活期存款利息只有0.35%,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定期存款利息几经波动,央行一年定期存款利息基本在1.5%左右,最近有关部门更是公布了数据称CPI同比增加了2.3%,所以要跑赢通胀单一的存款是做不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做资产配置,合理搭配其他理财产品。4资产配置的金字塔顶端——股权投资资产配置的黄金三原则,第一个是跨地域国别配置,第二个跨资产类别配置,第三个是以FOF的方式超配另类资产。其中,作为另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权类产品一直是专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资产配置当中要有私募股权?当社会处于工业时代,富豪们的资产大部分是以资源为主,谁有资源、谁有石油、谁有银行就掌握了财富的源头,所以这一时期的富豪都是资源性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富豪资产中最大的占比是金融,占到25%左右,这里面就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资产。在当下,财富增长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钱生钱。私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高净值人士的标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股权投资在资产配置当中的占比最好不要超过20%,以便于分散风险。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增长的方式,在资产配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股权投资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52018如何做好资产配置?2018年资产该如何配置?对于2018年经济,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2018年经济增速可能比2017年略低一点,但是总体应该还是在6.5%以上的水平。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2017年GDP增速6.9%,实现了七年来的首次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PPI由2016年的下降1.4%转为2017年的上涨6.3%,结束了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下降态势。经济向好,同时金融监管加强的前提下,未来该如何配置资产成为机构和个人考虑的首要问题。对于2018年资产配置我们有如下建议:股票资产应该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表示,目前监管比较严,流动性处在收缩阶段,但是消费比较强劲,经济走势不错,政策产业存在缺口,符合“春季”特征,所以应该选择与之对应的资产,即周期股。债券类资产也出现投资价值。由于利率水平必须维持在合理的区间内,即名义GDP增长率要大于名义利率,2018年应该积极备战左侧配置机会,中长久期的债券配置价值凸显。债权计划和信托计划等另类资产配置窗口已经来临。同时,资产全球配置也应该成为一种选择。资产配置应该是全球化的,也应该包含不同市场,不同交易品种和交易手段的配置。当前尽管机构全球化配置受到诸方面的限制,但是全球配置应该是未来的方向。海外资产配置比例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中国居民海外资产配置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仅为4.8%,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常为20%-40%,海外资产配置比例的提升将是大势所趋,海外资产配置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私募股权投资也成为2018资产配置不可缺少的部分。2017对于金融领域当中批评最多的一个词是脱实向虚,但是现在所有的新兴行业,所有新兴行业排在前10和前30的行业都是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实现的。私募股权包括并购和其他的方式,大量的支持了新时期的新产业,展望2018年,业内认为,人工职能、互联网+工业、5G、工业模式的创新、泛娱乐和消费升级等都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市场投资热点,也有望涌现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部分文章转载前未联系到作者,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018 03-14
详细
你需要的不是分散风险,而是资产配置
过去几年里,国内一度很流行P2P产品,由于初期投资收益率极高,很多人不仅把全部身家都投资进去,而且用房子抵押借款再投资。可是好景不长,很多P2P产品被证明不过是旁氏骗局而已。在每一个灰飞烟灭的平台背后,都不缺少倾家荡产的故事。钱,您赚到了,是曾经赚到了,可是您有办法留住它么?同样的故事是不是可以放到比特币上再讲一次?当然,这次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可是却可以提出同样的问题,您赚到钱了么?您有办法留住它们么?多伦多的房市从去年春天就开始回调,有人信誓旦旦、坚定不移,有人心事重重、压力巨大。原因并不难猜,手里是不是有现金可以继续坚持下去,直到房市触底反弹,这成为了是否坚守的关键。最近股市突然下跌,有人呼吸急促、夜不能寐,有人却拍手称快,翘首以盼。不用询问太多大概也能猜的出来,那是因为有人利润急速缩水甚至是开始套牢,而有些人却因为一直找不到上车的机会,期盼着牛市回头。无论在什么市场里,是否持仓以及持仓的成本决定了人们对市场的期待值。无论市场是涨是跌,都一样有人欢喜有人愁,有的时候恐怕是有人跳楼有人暴富。买了怕跌,卖了怕走空,赚了怕回调,亏了怕永不翻身,持有怕占用现金,卖出怕巨额纳税。投资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一时考虑不周就可能给未来带来麻烦。可是市场总有涨跌,难道就永远要悬着一颗心么?当然不是。很多人都知道,投资不能孤注一掷,要分散风险。但是简单的分散风险还不够,您需要的是资产配置。二什么叫做资产配置?就是在总资产中配置相关性比较低的不同种类产品,以达到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做法。听起来,不还是分散投资么?是,但不完全是。举个简单的例子,人家说吃饭要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而不是简单的种类越多越好。如果只能吃两个菜,一荤一素叫做配置,而两个菜全是荤菜或者全是素菜则可以叫做分散,但是却没有达到配置的效果。有人说我分散投资了呢,我没有投资到一家P2P里,我投资了三个P2P。结果呢?一家接一家的倒闭潮中消失了上千个亿的财富。盲目的分散不是资产配置。很多经常投资房地产的人也许会告诉您,他并没有一口气买六个同一栋楼里的楼花,而是买了一套公寓,一套镇屋和一套独立屋。三个房子交房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有些甚至使用的贷款方式都不一样。那是因为每个房子可以承受的风险不同,带来的收益不同,未来的获得的房屋租金不同,可以再抵押的条件不同,资本增值的速度也不同。投资老手是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的。经常炒股票的人会告诉您,他的投资组合当中有多少只股票,很少有人会孤注一掷。哪怕就是购买同一只股票,老手们都会分期分批地购买,看着市场情况决定进出的速度。而不是一蹴而就。不知道您周围的人不是不是这样,喜欢买房子的人不喜欢投资股票,喜欢投资股票的人不喜欢买房子,都是所谓的不熟不做。其实大家都应该考虑跨越一下自己不太熟悉的投资领域。不同领域的市场,相关性比较小,不太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去年的政策收紧及利率提高,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打击是一致的,就算您的投资分散在不同户型上,恐怕都会面临到现金流压力和市场下跌的压力。可是去年的股市是上涨的,而且涨的还相当不错。三当然,房市和股市可不总是负相关的,2008年那次由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中,房市和股市是同步下跌的。所以光投资这两个市场还不够,您需要增加其他的资产,比如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还有些人会加上其他市场中的投资产品,比如高息存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外汇、期货甚至是期权投资等等,这些都可以算作是有效的资产配置,因为它们之间虽然都有关联,但是相关性不大。每增加一项关联性较低的资产,整体资产的安全性就会提高一层。当然,有些资产之间的收益可能是负相关的,风险对冲的同时,收益也对冲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相关性很低,也就是接近零而不是完全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比如现金与大部分产品之间的相关性就很低,但与外汇市场的关系非常紧密。再比如债券与股票之间虽然有一些联系,但是更多的是通过利率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相连,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所以市场上有很多股债平衡基金。债券与房地产市场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债券收益率提高恐怕是由于加息的缘故,而加息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带来打击,因此这两项产品是负相关的。慢慢寻找跟推导,您就会找出各种产品之间的相关性来。当然有些产品之间的相关性(corelation)是可以直接从网上找到的。配置了这许多的项目之后,资产就不太可能因为某一个公司的倒闭或者某一天的股市巨震而承受巨额的损失,甚至是破产。这样的资产配置就像是四平八稳的船,即便有风浪来袭,也许左摇右晃,但倾覆的可能性比较小。四如果您做资产配置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可以在有生之年都有足够的财富来使用,那么考虑到这些投资产品恐怕也就足够了。不过如果您把眼光放的更远些,希望惠及第二代人,第三代,甚至是整个家族的时候,您的资产配置当中就必须再添加另外一样产品,保险。当时间跨度足够长的时候,很多产品的风险都无法控制。就算您拥有自己的企业,也不敢保证在自己过世之后它是否还会赢利,是否还可以分红,甚至是否还会继续经营下去。而保险这种产品与其他产品的相关性极低,它只与受保人的寿命相关而已。不论其他市场是赚是陪,利率是涨是跌,保险赔偿金可能只是上下浮动一点点而已,有些产品的赔偿金甚至可能是完全不变的。这是一项非常可以预期的收益。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那么有钱的家族都还在购买保险,它们资产已经上亿,甚至几百亿,难道还缺少这一两亿的保险赔偿金吗?那是因为这笔未来的赔偿金与其他资产的收益毫不相关,任你公司倒闭、股权纷争、婚姻改变,赔偿金都会如约而至。这就是资产赔偿的力量。不论您有多少资产,都别急着投资,寻找相关性较小的不同产品,逐步投资,分散风险,做好资产配置,您的生活,乃至您子孙的生活,都会有条不紊。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部分文章转载前未联系到作者,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018 02-27
详细
如何资产配置?
前几天,做了一场关于资产配置的直播,效果还不错,由于直播的形式是视频+语音+文字,今天我来统一整理出来吧。之所以开做一次直播是因为有个朋友私信问我,一年挣三万块钱,如何去投资呢?我想了一下,这归根到底,还是资产配置问题,由于这是个比较宏大的问题,所以我决定来开一次直播课也许很多人对资产配置的策略都是不同的,我这里还是说说他的本质,至于怎么配置你自己配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什么要资产配置?显然这是一种策略,要知道人生就是一场赌局,投资说到底也是赌局,投资是不确定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增大这场赌局赢的概率。资产配置就是这么一种方法。甚至说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方法,要资产配置,那么必须做到我们所配置的资产是我们了解的,是我们有把握的。怎么做到这一点就是我前面的课程所讲的,后续我可能在说说除股票以外的理财产品。当然如果你眼光独到,有很强的洞察,那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押注,获得高收益,但是毕竟那是少数人,我们普通人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就算巴菲特他也有决策失误的时候,那么这时候配置就可以使我们降低系统风险。需要我们做到的投资世界不可能不错,但是错了损失必须可控,并且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只承担自己所能够承担的风险最重要的是用自己可以承担的费用去抵消无法承担的风险。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有些人就是对零售行业感兴趣,那么它分析这个行业的时候就是比其他人强,有些人可能从事某个行业,那么他可能对这个行业有更加客观的看法,当然还有一些人,投资基金也能获得高收益,那么它完全可以不用理会股票这一理财产品。总之,你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只有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才能把控全局。要避免二元论,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只有对错,其实投资领域往往是在对与错之间的灰色地带。没有绝对的结果。想好最坏的结果,只有想到最坏的结果你才会思考会承担可以对冲这项风险的策略资产的三要素下面说一说,资产的三要素,这任何理财产品都离不开,这三个要素。大家想一下。是不是这样一种情况。比如前几年的投资房地产,它就是低流动,高收益。股票,就是高风险,高收益。而持有现金就是低风险或者说无风险,高流动,但是低收益,甚至说还存在贬值的风险。任何投资产品都离不开这三要素。三要素的关系那么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大家看这个图,他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离不开其他两方。如果未来你遇到某一种理财产品它承诺2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并且是保本无风险的,那一定是骗局,这时候你盲目入场你会死的很惨。看看身边的那些金融骗局案例,哪一个不是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我建议这个图大家好好看一下。另外我来高度总结一下三要素。如下表:了解自己才能“推己及人”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推己及人,注意我这里推己及人是加了引号的。你要了解,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多少,你的心理承受边界在哪里。你能承受多少的风险。这样说有点抽象,我来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50岁左右,甚至是60岁,那么你这时候可能面临的情况比较多,你的孩子可能会结婚,可能买房需要你在经济上有一点支持,这时候某些疾病可能也会不断的显现出来,这些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那么我认为还是不要去投资高风险的产品了,如果错了,真的是承受不起相反如果你才20岁,那你怕什么,你现在吃过的亏,在未来都会回报给你,你可以大胆的去尝试像股票这种高风险的产品。不怕错,最重要的是错了能不能学到什么。再比如说,每个人的价值观,性格都是不同的,有些人觉得每年6到7%的收益率就很满足了,那么你可以不去碰其他的理财产品,你就老老实实选一些靠谱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就可以了。最关键的是你是保守型还是进攻性的投资者。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现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属于自己的资产配置。如何配置呢?那么如何配置,相信大家听了半天也就想听到这,我也就不买关子了。我们根据前面的三要素,我在从三个维度来说明。第一,我们必须要准备 最少3个月左右的支出现金用来日常开销 +(信用卡)虽然我不建议大家用信用卡,但是免不了会有些急用,这里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第二,这个维度,我认为是可以保本的无风险投资,比如说债权 货币基金 定投(一种策略)他们的收益可能不是很高,但是它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安全线,也就是说它是你可以对冲风险的资产。第三,是指除上两个以外剩余自由资金,比如,股票。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风险比较高的产品。这个维度决定我们可以资产增幅多少,也就是说你如果只凭前两个维度去投资,那么你实现财富自由的几率是很低的。最后要注意几点,我们在制定自己的资产配置时只调整后两点,第一点是硬性指标,不可轻易变动,也就说我们只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修正后两点,这时候又回到了前面讲得内容,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计算一下。除去一些基本的开销(比如房贷,车贷,物业费,取暖费,吃宴请,甚至是日常开销)等等吧。这里包括我上面说的三个月左右的现金。我们每年可以剩下多少钱。这个钱我叫做投资资产。这部分钱就是我们用来资产投资的钱。一般情况下对于投资资产的使用有下面三种方式(列表)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后两个维度。根据自己的现状   选一种你认为适合你的。选一种在你舒适区策略。有些人可能受不了大起大落,如果选第一张图,那他会活的很难受。拿我自己举个例子吧,我现在还没有结婚,基本上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没有什么经济负担,所以我现在配置股票的比例比较大,然后在低风险这一块,我配有指数基金,以及一些收益率在6%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基本上我是没有后顾之忧的。再回到刚刚的话题,定好自己的策略以后。每次每年或者每个月挣得钱要重新分配出去。不断的加入自己的投资池。而不是第一次投资这么多钱以后就不变了。要不断更新。每次有新的收入就注入自己的投资池。这个比率要一直保持不变。有很多朋友投资就只用第一笔资金。而不去增大自己的投资池。这样做其实不对的。最后强调一点的是,我这里说的高风险是指不触碰法律,正规的前提下的。比如抢银行,那收益很大,风险更大。当然这里说的低风险不是说让你拿着现金,那确实低风险,但是你要是手里一直攥着现金,不光不升值,而且贬值。其实,我已经繁杂的配置问题简化成了三个角度. 道理都讲清了,至于怎么做,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现状来制定后两个维度,各自所占多少比例。资产配置的目的,一方面是为我们优化资产结构,另一方面也是为我们降低系统风险。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部分文章转载前未联系到作者,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018 02-11
详细
资产配置三要事
资产配置作为投资决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其意义已经得到市场的充分检验。大量研究显示,一个投资组合的长期业绩表现超过90%是由大类资产配置贡献的。以往国内投资者中对资产配置最为关注的是社保和保险公司等长期资金管理者,但近年来随着银行理财规模快速壮大、高净值客户不断增加以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渐行渐近,资产配置正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关心的热门话题。那么,哪些事情是资产配置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呢?做资产配置要考虑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时间”因素。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要用“长期”的视角看待资产配置这一命题。在笔者接触过的投资者中,有一些投资者将资产配置理解成短期内如何调整股票、债券等资产的比例,以获取更高的收益。但事实上,资产配置很难解决非常短期的问题,也不是快速赚钱之道。恰恰相反,资产配置之所以有效,就是利用了资产在长期中相对稳定的收益和风险规律。市场短期的运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具有很强的不可预测性,波动越大的资产越是如此,试想一下,谁能准确预测股市未来半年或一年的投资收益是多少?有时即便预测对了也是运气;但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就不难发现各类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是相对有规律可循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拉长,各类资产收益预测的可靠性会逐渐提高。比如,美国市场一百多年的数据告诉我们,股票的实际收益比债券高将近7个百分点,波动率差不多是长期债券的2倍,是短期债券的4-5倍,在过去的50多年中,如果剔除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异常影响,以每个10年为周期,股票和债券的收益遵循类似的统计规律,这就为平衡收益和风险提供了相对科学的依据。时间因素包含的另一层重要含义,是淡化时机选择。一旦确定了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就应该在配置的时间周期内严格执行。随着从业年限的增加,笔者越来越不相信频繁的时机选择能够创造超额收益。在一个波动的市场中,投资者很难克服恐惧和贪婪这些人性的弱点。因此,从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来看,频繁的时机选择往往是做对一些、做错一些,平均来讲并没有获得明显过人的收益,还增加了交易成本。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因为心理因素的干扰,频繁的时机选择有可能错失获取最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以A股为例,在过往20多年中,上证指数的平均算术年化回报率是24%左右,但如果错失了其中最赚钱的20%时间,投资回报率将变成-2%,试问有多少投资者在A股的一轮完整的牛市中能跑赢指数?多数人往往是在市场已经上涨20-30%以后才转为牛市思维。因此如果频繁进行时机选择,在股票牛市中可能会因为错失机会而导致长期业绩大幅下降。做资产配置需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是树立风险收益相匹配的投资理念。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风险和收益总是成比例的。“时间”因素是确保这种比例可信的前提条件,在确定了配置时间的因素以后,选择承担多大的风险因人而异,对机构投资者而言更多与资金成本、流动性考量有关,对个人而言更多与年龄、收入等因素有关。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执行纪律,因为风险暴露过度和风险暴露不足都是可能导致资产配置决策失败的风险,前者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而后者可能导致收益不达预期。要知道,“复利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从长期来看,即便是一个百分点的年化收益或亏损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资产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第三个问题,是选择合适的基金经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资产配置决策定了以后,能把资金交给有能力的基金经理管理,以便获取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但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中即包含能力的部分,也包含运气的成分,因此要观察较长时间的业绩表现,业绩存续时间越长越有说服力,一般至少要观察3-5年的业绩。值得一提的是,业绩排名不能完全替代对基金经理能力的观察,因为任何基金经理业绩都存在均值回复性,一个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并非意味着每年都有稳定的alpha。而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平均能获取正的alpha,短期业绩表现特别突出的基金经理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面业绩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果仅仅根据短期业绩排名挑选基金经理结果会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其中,选择合适的基金经理可能是最为困难的事情。目前,国内的公募FOF基金产品即将问世,未来投资者也可以选择投资于FOF基金,让更加专业的FOF投资经理来完成对最终管理人的选择。资产配置是一件即简单又复杂的事情,真正重要的是形成对资产配置正确的理解,并且把资金交给有能力的管理人进行管理,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最终实现资产配置的目标。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部分文章转载前未联系到作者,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018 01-23
详细
巴曙松 | 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有哪些特点?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可以在参考标准普尔家庭象限的基础上,依据家庭自身情况和对于金融产品的认知程度,做一些比例调整。一些大的趋势方向是可以作为共性参考的,比如适当降低房地产在家庭资产中的配置比例,降低储蓄存款的配置比例至10%以下,提高保险和金融投资类产品的占比。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国际上通用或者最流行的理论就是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专门提供有关信用评级、风险评估管理、指数编制、投资分析研究、资料处理和价值评估等重要资讯。标准普尔曾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从而得到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也被公认为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之一。“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这四个账户作用不同,所以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四个账户分别为:要花的钱(占比10%,主要用于家庭短期生活消费);保命的钱(占比20%,主要是专款专用,如购买重疾保障,利用杠杆,以应对家庭突发的较大开支);生钱的钱(占比30%,重在收益,即通过投资股票、基金等来获取收益,房产的投资也可以包括在这个范围内);保本升值的钱(占比40%,如购买养老金、子女教育金、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如债券信托等等)。标准普尔家庭象限图显示,通过这四个账户的固定合理的比例分配,来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那么,针对中国的家庭,标准普尔家庭象限图或许有部分不适用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家庭的普遍特点。中国家庭相比发达国家的家庭配置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整体配置中房产仍为大头,金融资产占比低(如美国家庭房地产占比27%,中国家庭为57%);二是金融资产中储蓄占比较高,而国外成熟市场上家庭普遍只保留5%以内的储蓄存款;三是保险意识整体较弱,虽然近几年有抬升趋势,但是中国家庭依然更多依赖于社保而非自我配置补充的商业保险;四是对于复杂金融产品的认知整体水平较低,接触较多的也就是股票及相关产品而已。结合以上特点,单纯引用标准普尔象限或许对于中国家庭来说不具备完全的参考性。那么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可以在参考标准普尔家庭象限的基础上,依据家庭自身情况和对于金融产品的认知程度,做一些比例调整。一些大的趋势方向是可以作为共性参考的,比如适当降低房地产在家庭资产中的配置比例,降低储蓄存款的配置比例至10%以下,提高保险和金融投资类产品的占比。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整体的国民金融素养还未到达一个较成熟的阶段,可以借助专业的机构和专业的人来帮助自己的家庭做到科学的资产配置,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部分文章转载前未联系到作者,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018 01-02
详细
2017最新数据透露:高净值人群有哪些资产配置偏好?
近日发布的《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数据分析报告》,全面解读了我国拥有可投资资产600万元以上人群(即高净值人群)的整体特征、资产配置偏好以及在、消费等方面的兴趣偏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解读报告称,2017年我国高净值人群达197万人,其中36-55岁的中年人占七成,三成高净值人群汇聚广东、上海、北京。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规模接近65万亿,财富增值是主要的资产配置目的。012017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达197万人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测算,2017 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总体规模达到197万人,可投资资产规模约65万亿。据介绍,为测算高净值人群总体规模,研究人员首先通过中国联通数据源,获取了与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北京银行的私人银行VIP专线进行过有效通话时长的电话数量,再通过比对通话行为比例和上述五家银行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进行推算。随后,鉴于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研究人员按照15%、17.5%和20%三种不同的权重,对数据进行了计算。在综合对比了相关行业报告数据后,最终得出了197万人的答案。在65万亿可投资资产规模数据的测算上,研究人员同样通过调研数据和同业数据对比的方式。02三成高净值人群分布在北上广在高净值人群的区域分布上,占比排名前三的地区依次是广东、上海和北京,上述三地的高净值人群数量占我国整体高净值人群数量比例约26.5%。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优势积累下,广东聚集了全国9.7%的高净值人群,成为了我国高净值人群聚集数量最多的省份。上海则以8.8%的高净值人群占比排名第二。报告认为,北京地区的高净值人群数量全国第三的排名显示了政策导向的作用,并预计在未来主要区域发展中,政策导向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整体而言,这份报告反映了我国高净值人群的地域分布情况,占比排名前十名的地区依次为:广东9.7%、上海8.8%、北京8.0%、江苏7.1%、浙江6.6%、山东5.9%、四川5.4%、湖北4.3%、福建3.7%、辽宁3.3%。报告指出,考虑到上述区域的整体定位和现有布局及既有资源,本次排名的变化在未来几年不会太大。进一步来看,在排名前十的地区中,沿海省份依然沿袭其改革开放之后的领先优势,占据6 席。中部地区的湖北、河南领先,而辽宁省则在东北地区一马当先。传统意义上,四川省通常被认为是旅游大省而非经济金融大省,而报告显示四川虽然地处西南地区内陆,却位列第七,其5.4%的比例与山东省相差无几。这也同今年5月《四川经济日报》“四川是西部首个GDP 过3 万亿元的省份;金融业总资产超9 万亿元,居中西部第一位。”的报道吻合。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特别将36至55岁的高净值人群归纳为“核心高净值人群”的概念,因为他们在决策、发展还是消费等方面均为中流砥柱,是投资和消费活跃度最高的群体。在针对核心高净值人群的统计中,广东依旧位列第一,而北京则反超上海排名第二。报告认为,排名变化的原因与两座城市各自的核心定位有关。报告发现,宁夏和西藏的核心高净值人群数量占比明显高于其高净值人群总体数量占比,这意味着当地新生代人群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市场人士称,对于目标是高净值人群的金融服务企业以及更高一层的家族财富管理服务机构来说,该报告调研绘制出的高净值人群聚集地图相当于市场拓展的优先级排序。03中年人占七成、富二代占两成在人口统计的属性分析方面,报告显示在高净值人群中男性占比为59%,女性占比为41%。报告亦指出,考虑到社会分工以及传统的家庭角色分配的不同,这一数据并不能显示以家庭为单位的高净值人群财富相关事宜的实际决策者。在年龄阶段的统计上,46-55岁是高净值人群占比最多的区间,为39%。其次是36-45岁,占比31%。36岁-55岁共计占比69%。这一数据反映出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涌现的几次风口,造就了以60 后、70 后为核心的企业家群体,也就是高净值人群的主力。与中年人群对应的是,18-35岁的高净值人群占比达19%。报告解释称,这一人群的高额财富应多数源于父辈,也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造就的新一代年轻企业家。就高净值群体的学历水平而言,拥有大学学历的人群占比最高,为36.8%,其次是高中学历占比,为27.0%,再次是硕士群体,为25%。特别地,高净值人群中拥有博士学历的仅为1.5%,而高中以下人群占比高达8.8%。04EMBA成为自我提升的主要方式报告数据表明,EMBA已经成为高净值人群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报告显示,受到青睐的商学院前8名依次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江商学院、中欧国际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关注的阅读内容方面,“健康养生”主体成为了高净值人群的首选。此外,高净值人群均偏好收藏品,书画、陶瓷、玉器则成为收藏品首选。事实上,在家族财富传承中,收藏品正是重要的代际财富传承的载体。财富增值是资产配置的首要目的05报告针对高净值人群理财需求进行了调研。在资产配置目的中,财富增值始终是第一要务,以83.93%稳居榜首。而财富保值和品质生活均为42.86%,并列第二。子女教育与财富传承均为23.21%,并列第三。报告发现高净值人群在资产配置方面有三个显著特点,全球资产配置群体更注重财富保值、品质生活和风险隔离以及股权重构等目的;而家族企业主群体更注重财富传承和移民等目的;风险隔离和股权重构则几乎均是由全球资产配置群体所选择的。高净值人群在跨境金融投资时对于金融机构的需求和信任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接受:“专业的产品选择专业的机构来做”。与去年相比,虽然银行仍是高净值人群跨境金融投资的首选金融机构,但其优势已没有去年那么明显,选择银行投资境外的人群比例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此外,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还呈现出境内资产配置集中度明显高于境外,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等投资方式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私募基金得到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的青睐和关注,发展前景广阔。声明:本文言论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引用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2017 12-22
详细
返回主页 公众号 反馈建议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